找到相关内容4038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宿迁市民宗局以四个一读书活动为载体创建学习型机关

    内容,自觉学习,带头学习,发挥作出表率作用。二是每月读一本书。由机关干部结合自身工作需要或兴趣爱好选择健康、向上的书籍进行学习,每人每月读一本书,促使广大干部树立“不断学习、终身学习”的理念,提升思想...

    佚名

    |学习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6/10272625695.html
  • 南阳清泉精舍举行暑假学生菩提之友活动

    面对今后的人生,当自己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,使自己成为一个积极、向上、健康、快乐的年轻人。   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在娱乐中提高了思想,懂得了更多的人生道理。...

    佚名

    |菩提之友|精舍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7/11002026545.html
  • 陕西省佛教协会会长(扩大)会议在西安召开

    慧、释宽昌、王莉、吴晓强、刘向上、释贤空等。 ...

    佚名

    |会议|召开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9/10252228763.html
  • 佛教论坛随团志愿者集训

    岗位的志愿者依然在招募中,同时市志愿者总会也在向上一级宗教事务部门申请援助。(金鑫)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论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2/20571235614.html
  • 200余名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随团志愿者接受集训

    日语、韩语、印度语等语种的翻译志愿者已基本招募齐全,老挝语、泰语等小语种翻译岗位的志愿者依然在招募中,同时无锡市志愿者总会也在向上一级宗教事务部门申请援助。...

    佚名

    |集训|佛教论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2/20033235666.html
  • 共修与自修的差别?

      答:"自修"是自我潜藏,从缩小自己开始,来长养恭敬心,乞求佛法。"共修"则为大乘佛教所提倡,是团体集会的活动,靠大众的力量彼此相互砥砺,福慧增上。  例如佛陀说的每一部经,都必须有「众成就」,有声闻大弟子、菩萨僧众,及无量天人等众的参与、发问,令大众心开意解,悟入圣谛。又如诸佛净土,皆是诸上善人聚会一处,共修共成,而得不退转。  自修容易流于自我封闭,退失精进向上的力量,而共修容易发掘自我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51641142.html
  • 释迦牟尼的五种造像姿势

    释迦牟尼,通常有五种造像姿势:   (1)成道像。结跏趺坐,左手横置双膝上,结定印,右手置右膝上,掌心向内,手指指地,表示大地做证,为解救众生不惜牺牲一切的言行。   (2)说法像。结跏趺坐,左手横置左膝上,右手向上屈指做环形,名为“说法萤”。   (3)布施像。站立姿势,左手下垂结与愿印,表示能满足众生一切愿望;右手屈臂上伸结施无畏印,表示能够施于众生勇气和无畏精神。   (4)降生像。童子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2851911.html
  • 南传佛教不缺菩提心

    南传佛教不缺菩提心   越尘居士  成军:   后学的恩师曾教导,整个道次第都已包含在根本乘的三十七道品之中。大小乘在入手实修上本质是没有什么区别的,但在证空性后所走的道路可能有所不同,因发心有异,亦如麻叔前面帖子所言,缘觉圣人不值佛世,无福得“向上一着”之法。   二麻子:   如军兄所言,是行人过咎。   南传佛教不缺菩提心。这教法带人解脱烦恼,对治三毒,都正是佛陀大悲菩提心显现。只是有些个...

    越尘居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3774547.html
  • 问:为何有些人能见到佛与菩萨,能与之沟通获得加持?

    放光,若你的心没有改变,则肯定并非‘见佛’ 或得到加持。佛法修的是内心。修行有没有成绩取决于你的心有否改变向上,并不取决于灵异现像。如果你的心改变了,即使没见到什么,也可说是已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03977446.html
  • 问:学佛教对人生有什么益处?

    欲望,多为别人服务。佛教深信:自己要想快乐,一定不能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,只有全体众生都能幸福快乐,个人才会有真正的幸福、快乐的。 佛教可以使人积极奋发向上 佛教在“否定&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33777562.html